
《茶韵》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东茶文化研究中心、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竺济法先生主编,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杂志以传承、弘扬宁波文化,提升茶文化之品质内涵,促进茶经济,服务种茶人和饮茶人,主要以宁波本土为主,包括古今中外的茶文化。给广大种茶人和饮茶人提供正确的茶文化知识为办刊宗旨,集专业性、权威性、新闻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立志成为一本高品位、高档次的宁波本土茶文化艺术知识类杂志。
刊首茶语
中华嘉木美 神奇七色茶
竺济法
中华大地,良木繁多。在笔者的视野中,历代被名人称为嘉树、嘉木的有两种,一是战同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称橘树为嘉树;二是茶圣陆羽,在《茶经》开篇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上善若茶,茶树全身是宝,于人类有百利而无害。而值得国人自豪的是,中国是举世公认的茶树原产地,目前世界上50多个产茶国家和地区,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的,称茶为中华嘉木名副其实。然而茶还有更多神奇魅力需要人们去探索,如已知茶有500多种有益人体的物质及香气,但还有一些未被人们所认知。而对一般爱茶者和读者来说,同样一片茶叶,因加工方法不同,颜色、香气、滋味也完全不同,这就足够神奇了!
茶叶按加工工艺分为六大类,分别为绿、白、黄、红、青、黑;按茶树自然颜色分有四种:绿、白、黄、紫。笔者将两者合而为一,则为绿、白、黄、红、青、黑、紫“七色茶”.本文作简要介绍。
保健最佳数绿茶。绿色是茶树的原生色,传统茶叶多是绿茶。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茶。绿茶不需发酵,经摊放、杀青、揉捻、干燥而成,较多的保留了天然物质,冲泡后汤清叶绿,爽心悦目,清香引人,滋味鲜爽,营养丰富,故名绿茶。绿茶含有较多茶乡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所以茶类都有降血压、、隆血脂、降血糖和减肥功效。绿茶性凉,对抗衰老、抗癌、杀菌、消炎、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为其它茶类所不及,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绿茶、红酒、酸奶、骨头汤、蘑菇汤六种保健饮料之首。
茉莉花茶、桂花茶等各类花茶、珠茶等,分类上均属绿茶。此外,绿茶中还有自然白茶、黄茶、紫茶特色茶。其中白茶与黄茶容易与工艺白茶与黄茶混淆。
——自然白茶。自然自茶系绿茶变异白化而来,又称白叶茶或白化茶,宋徽宗《大观茶论》作有记载。1980年代,浙江安吉发现一棵特大白茶树,目前已直接或间接引种到全国达50万亩以上。白茶晶莹嫩白,氨基酸含量比绿茶高出一倍以上,尤为鲜爽。宁波现有近5万亩白茶,测得最高氨基酸含量达11.5%,为全国之最,并先后有9个宁波白茶特有基因登录世界基因库。
——自然黄茶。系绿茶中选育出的珍品,历史山安徽、湖南、浙江有记载,近年浙江宁波、景宁、安吉均有发现并大面积栽培。黄茶色泽金黄,鲜爽度可与白茶媲美,但比较娇贵,不易成活,产量低。
——自然紫茶。江南茶区中新茶萌发时有紫色芽叶,《茶经》云:“紫者上,绿者次”,但这些紫色芽叶谷雨之后一般与绿茶无异。在云南西双版纳,由于高原紫外线比较强烈,有一种芽叶全紫色的特色紫茶。
自然白茶、黄茶、綮茶不仅丰富了茶类品种,还可用于同林美化。
目 录
刊首茶语
特稿
红茶专辑
茶讯
茶企巡礼
茶乡风景线
名人茶事
茶友沙龙
品茶斋
名家茶文
著名茶文化书画欣赏
书讯、书评
学术研讨
茶俗
宁波茶史
茶与佛教
图说茶器
少儿茶文化习作
基本信息
主 编:竺济法
出 版:中国文化出版社
总编 审: 中国文化出版社国内编审处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中路威尔夏大道3C
责任编辑:徐传洲
装帧设计:李春杰
印 刷:中国文化出版社印刷厂
开 本: 850×1168mm1/16
字 数: 80千字
印 张: 6.25
版 次: 2013年9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价:赠 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