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王 凤
我知道周永战先生写雄安旧时风物的文章,最初缘于我的老同学在朋友圈的转发,文章清新的语言、质朴的叙述、熟悉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毫不犹豫地给这篇文章点了赞。后来,他的“雄安旧时风物”系列散文不断在公众号发表,不断在朋友圈被转发,我也时时关注。我知道这些文章触动我内心的是它散发出来的浓郁的泥土芳香和浓烈的乡愁味道。他的这些文章最初见诸网络,是雄安新区成立不久。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县、安新、容城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雄安新区,这宛如平地一声春雷,三县大地顿时春潮涌动,三县人民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成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千年古县雄县又一次面临历史机遇,站在了改革的潮头。
作为土生土长的雄县人,周永战先生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当与周先生谈起他的写作动机和缘由时,他说,当他看到老家的土地已被改造成郁郁葱葱的千年秀林的时候,忽然感到,家乡迎来的将是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旧的雄县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面对伟大的变革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看来作为一介书生,自己尚有一用。于是他拿起了笔,开始记录雄县人曾经的生活,记录雄县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美食。
这本集子收录的都是作者着力挖掘的本地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其中写雄安旧时风物的文章一百多篇。为写好这些文章,作者回乡下,串胡同,进农家,向长辈请教,和同龄人攀谈,晚上孤灯只影,苦思冥想,紧敲键盘,精心记录一草一木,希望留住点点乡愁。文章内容从年节的讲究,到劳动的场面;从儿时的玩具,到少年的游戏;从简陋的吃食,到淳朴的民风;从生活的艰苦,到难忘的快乐;从普通到流行,从流泪的笑到笑得流泪,场面不一而足、丰富多彩。写的是一行文字,记的是一抹乡愁,留的是一片真情,作者在用爱心温暖尘封的记忆,用真心咏唱泥土的赞歌。
写雄安美食记忆的散文有二十多篇。作者利用自己的生活积淀,又请教民间老师傅,查阅相关资料,记录了许多雄安的小吃美食。从现在依然广受欢迎的老豆腐、炸千子、素席、熏泥鳅、炸麻花、烫面大炸糕,到已经很难吃到的炸香椿鱼儿、毛蛋、金裹银饼、活捉豆芽、鸡刨豆腐、传统风味卤香等等,描绘不厌其细,介绍不厌其烦,几乎让读者看着白纸黑字就已口舌生津、齿颊含酸,不断唤醒大家血液里流淌着的美食记忆。
作者的文字也许和林语堂、沈从文、汪曾祺、陆文夫等这些大师写乡土写美食的精妙笔法比起来还有诸多差距,但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者是因为热爱而记录,他的写作是用心的,是真诚的。这些文字一定能够帮助留下雄安民俗文化的一点根脉并有助于雄安文化的传承,这是我们应该对作者大加赞许的。
这本集子是一部全面、详细、真实记录雄安乡愁的散文集,可读性强,引人回味,感人至深,是雄安人写雄安不可多得的佳作。可喜的是,这本集子只是作者一个阶段性的小结,这样的写作作者还正在继续着。我们期待作者写出更多更好更精彩的作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雄安的建设者们一道,为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2019年5月5日于石家庄
(作者系河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 |